首页 > 要闻动态 > 正文

武义青:将GNI纳入“十五五”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作者: 时间:2025-09-28 点击数:

献策“十五五”

内容提要:将GNI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助力提升我国国际经济话语权,优化宏观经济决策依据。将GNI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具有可行性,有坚实的数据基础保障、成熟的国际经验借鉴和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撑。开展GNI核算工作需要构建科学规范的核算体系、建立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推动核算成果的有效应用。建议将此项工作纳入“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并加快实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双重背景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支撑宏观经济决策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其科学性、完整性与国家经济治理效能直接相关。当前,我国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核心的核算体系,在全面反映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和国际经济参与度方面存在局限性。将国民总收入(GNI)纳入“十五五”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完善核算制度、提升经济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将GNI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必要性

其一,更加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综合实力。GDP作为现行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核算指标,侧重于统计境内经济活动成果,难以完整体现我国经济主体在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创造能力。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众多市场主体通过对外投资、跨国经营等方式深度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在此背景下,GDP核算体系存在对境外经济活动成果覆盖不足的问题,导致对国家经济实力的评估存在偏差。而GNI则以初次分配收入为核心,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收入规模与分配格局。GNI的引入能够有效弥补GDP核算的局限性,完整呈现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与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

其二,助力提升国际经济话语权。在国际经济评价体系中,GNI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以人均GNI为依据划分国家收入组别,联合国依据GNI核定成员国的会费比例。然而,由于我国现行核算体系与国际通行标准存在差异,在国际经济比较和规则制定过程中,难以充分展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和国际贡献。将GNI纳入核算体系,有助于我国与国际经济核算标准接轨,以国际通用的统计语言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提升我国的国际经济话语权提供更加坚实的数据支撑。

2025年5月25日,山东日照永利新能源车业现代化工厂内,工人在进行焊接和组装作业。图/中新社

其三,优化宏观经济决策依据。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基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跨境经济活动的收益状况和要素流动规律,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GNI数据能够清晰反映海外投资收益、知识产权收入等跨境经济活动的收支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对外投资、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提供关键依据。

将GNI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可行性

首先,有坚实的数据基础保障。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经济统计数据采集和管理体系。海关系统建立了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跨境贸易数据库,商务部门实现了对境外投资企业的动态监测,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也积累了丰富的跨境经济活动数据。通过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整合多方数据资源,能够为GNI核算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确保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有成熟的国际经验借鉴。在GNI核算方面,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国际收支手册》为跨境经济活动核算提供了标准化指南,部分发达国家建立的“企业申报+税务核查+央行监测”三位一体核算机制在数据采集、质量控制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这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建立符合国情的GNI核算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最后,有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撑。我国在统计制度建设和部门协作机制方面持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了部门间数据共享的法律责任,国家统计局与多个部委建立了常态化的数据交换机制。近年来,在数字经济核算、绿色发展统计等新领域展开的探索实践进一步积累了多部门协同推进统计制度创新的经验,为GNI核算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核算GNI的相关建议

一是构建科学规范的核算体系。制定GNI统计核算办法,明确核算范围、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规范数据采集、审核、汇总等工作流程,建立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借鉴国际通行标准,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特点,构建“企业自主申报、部门数据共享、大数据补充验证”的混合式数据采集模式,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开发跨境经济活动统计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于多源数据的集成处理和智能分析,提升核算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是建立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成立由国家统计局牵头,商务、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跨部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核算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定期会商和协调机制。加强统计专业人才培养,通过高校学科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支精通国际统计规则、掌握先进核算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全流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对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等环节实施严格监控,开展数据质量评估和核查,确保核算结果真实可靠。

三是推动核算成果的有效应用。将GNI纳入宏观经济监测体系,与GDP等指标共同构成完整的经济分析框架,定期发布核算报告,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开展GNI相关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发布国际比较研究报告,准确反映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发展态势。加强对核算成果的宣传解读,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发布会等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GNI的内涵和意义,提高核算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总之,将GNI纳入“十五五”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完善我国统计制度、提升经济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科学的核算体系、建立协同的工作机制、推动成果的有效应用,能够为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科学制定经济政策、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议将此项工作纳入“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并加快实施。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版权所有©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