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行主任:王青原教授 社会治理研究所所长
机构简介
社会治理德治与法治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河北经贸大学为实施 主体,协同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河北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中共河北省 委政法委员会、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河北省民政厅、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 会、中国伦理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北省委党校等单位组建而成,并于 2013年12月顺利通过验收,进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序列。
中心以国家社会治理的重大需求为牵引,坚持立足省情,以研究和解决社会治理中重大 现实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社会治理德治与法治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协同 校内外及省内外的学科、人才与科研力量,汇聚创新资源。校内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 院、公共管理学院的资源优势,对标当前我省在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 题,积极推进社会治理领域相关政策立法研究与实践,促进和提高我省社会治理制度化、规 范化、程序化效能。主要围绕城乡基层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研究、科技发展与绿色低碳治理研究、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研究、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研究、科技伦理治理与数字治理研究等五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为我省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支撑和智力支持,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与彰显度的社会治理德治与法治的河北“智库”。
特色品牌
中心树立明确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以国家、河北省社会治理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汇聚国内一流的社会治理、道德、法律研究领域内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打造五个创新平台,以任务为导向,以平台为依托组建研究团队,开展联合攻关。
一是努力在服务河北省委省政府及有关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决策上“下功夫”,建设支持政府高层决策的咨询服务中心,打造社会治理德治与法治领域的河北“智库”。
二是研究解决社会治理中道德作用如何发挥、德治和法治如何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等重大问题,建成包括企业信用研究与评估中心、地方立法评估中心、“善行河北”研究基地等在内的若干个省内领先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河北德治法治实践提供学术支撑,形成鲜明地方特色。
围绕上述目标,中心加强协同、搭建平台,在服务社会、支持决策、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聚焦我省城乡治理中的问题,从社会治理、科技伦理治理、法治保障三种研究视角和学科维度在实证研究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研究和政策咨询与对策分析。
研究方向
1.德治与法治城乡基层治理研究。研究解决社会治理中道德作用如何发挥、德治和法治如何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等重大问题,在实证研究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研究和政策咨询与对 策分析,对接服务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助力我省基层治理决策服务,推进我省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提高,协同地方政府推进建立和完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河北德治法治实践提供智 力支撑。
2.科技发展与绿色低碳治理研究。研究以服务省委、省政府科技创新重大决策为使命,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统筹考虑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以推进河北省“双碳”科技创新为重点,切实开展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与新能源政策创新研究、新能源消费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双碳”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治理机制等研究,为我省完善“双碳”支持政策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新能源强省战略提供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
3.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研究。结合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分析基层党组织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行动逻辑组织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确保社会治理秩序中的组织力,建设党建平台机制确保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实现基层社会的政治建构与社会整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4.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研究。团队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治理法治化总体背景下的 社会治理领域科学立法、社会治理中的司法保障、公益诉讼与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治理与依法自治等相关问题与实践,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实践创新。
5.科技伦理治理与数字治理研究。从事科技伦理治理、数字治理的基础理论和战略对策 研究,在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下对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科技活动及其伦理审查、大数 据、数字政府治理等领域的伦理与治理原则、规范与机制的形成和实施、近期与长远挑战等 方面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
依托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联系方式:王青原 13785410739 Email:shzl202206@163.com
机构成员:叶金国 李大灿 张程程 尹思聪 孙云霞 张云 张岩 王伟光 马鑫
曲波 梁若愚 王丽亚 周献术 李靖宇 董越 申旭光 张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