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第二周,校领导加大分管领域工作督导力度,在意识形态领域自查、疫情防控常态化、学报杂志质量管理改革、新生报到准备、课程思政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检查督导,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校党委副书记陈亮主持召开意识形态领域自查情况汇报会,宣传部、统战部、校团委、学生工作部、教师工作部、科研处、经济管理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会。会上,各部门负责人就本部门分管领域自查情况进行了汇报。认真听取了各部门汇报后,陈亮提出四点要求。一是一定要把当前意识形态监管工作当做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并且常抓不懈。二是要理清总体工作思路,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形成立体监管格局,做到不留死角、全覆盖。三是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本着落细、落小、落实的原则,做好常态化的隐患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四是要进一步完善体系,健全机制,堵塞漏洞,靠制度管人管事,靠制度守住底线。
校党委副书记刘建平主持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他强调,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形势,扎扎实实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绝不能有麻痹心态和侥幸心理。他对疫情防控提出六点要求。一要继续做好校园封闭管理,综合运用人防、技防、物防等手段,确保校园安全。二是出入校门要履行审批、测温等手续,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动态掌握师生去向。三要抓好食品卫生与安全,严防“病从口入”,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四要营造强身健体的良好氛围,引导师生加强科学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五要继续做好公共区域消杀,同时加强宣传防疫知识力度,提高师生防范意识。六要按照上级要求,大型活动必须做好审批报备工作,同时做好人员的防护。
副校长武义青主持召开学报杂志质量管理改革专项小组会议。他对我校学报杂志在全省及全国社科期刊中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判,与会人员围绕提升办刊质量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武义青指出,近年来我校学报杂志在政治经济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刊发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在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受到广泛好评,但离学校的要求和广大教师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切实提高刊物质量。他强调,我校学报杂志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学科优势、平台优势;既要战略思考谋篇布局,对栏目及选题精心策划,突出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对刊物进行“精雕细琢”,努力打造精品期刊。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晓峰检查指导新生报到后勤准备工作,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人陪同。他先后到学生宿舍、浴室、教学楼、餐厅、卡务中心等地点进行检查,对后勤工作表示肯定,对于发现的问题责成相关部门立行立改。高晓峰强调,新生工作无小事,为了给新生如家一样的生活体验,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是关键。他要求后勤服务中心增强服务意识,维护好宿舍环境卫生,并与相关部门联合做好基础设施更新维护,确保新生舒心入住;教学楼等公共区域要定期做好消杀工作,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浴室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也要加强节水宣传,避免水资源浪费;餐厅要提供健康优质的饮食,让学生吃得放心;卡务中心要尽快完成技术升级改造,让师生充卡有更多和更方便的选择。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程瑞芳出席课程思政教学观摩与交流学习活动。她指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代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和实践载体,要把“课程思政”建设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抓好落实好;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提炼每一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她要求各教学单位进一步加强广大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扩大课程思政建设覆盖范围,要求广大教师继续回归初心,坚守本分,潜心教书育人,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各部门供稿 编辑:段盛杰)

陈亮主持召开意识形态领域自查情况汇报会

刘建平主持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

武义青主持召开学报杂志质量管理改革专项小组会议

高晓峰检查指导新生报到后勤准备工作

程瑞芳出席课程思政教学观摩与交流学习活动